读文章 / 文章详情

“不是我,是奶奶弄的!”——当宝宝开始“睁眼说瞎话”


2015-07-06 石振宇

“不是我,是奶奶弄的!”——当宝宝开始“睁眼说瞎话”

——宝宝,你怎么把好好的一本绘本给剪坏了啊?

——不是我做的啊,是奶奶弄的。(纯属睁眼说瞎话)

每次宝宝惹了麻烦或是做了错事,总是说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还会把事情推到别人身上,长此以往,会不会有习性上的问题啊?还是说这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性的问题?

而这个老是说“不是我的错”的现象应该主要在2岁到4岁的孩子吧。他们常常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破坏玩具书本,比如打人,可当家长出言批评时,会找各种借口说不是他们的错。所以有本绘本《大卫惹麻烦》里,大卫就会不停地说,不,不是我的错。因为有些后果确实也并非小小的孩子所能预料得到的。

 

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更多想从孩子的心理分析出发:他们的认识是真的觉得不是自己的错,还是说小小的他们已经知道推卸责任呢?面对这一现象,父母又该如何去处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应该引起重视,让他们去承担自己的错误,学会承认错误,并为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道歉。

 

当小宝宝发育到3岁左右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功能逐渐增强,开始能够完整地表达清晰的简单的概念和意图——他们的一句话往往是5-7个字构成,用来传达人际之间的信号,有了更多的人际交流。这真是个好事情啊,很多家长由衷的感到开心,因为辛苦的养育有了更多的回报,孩子很好玩啊,很可爱啊!

 

但是,让家长有时感到烦恼的是,宝宝也更多的呈现出我们家长很多不希望看到的现象,比如似乎无节制的哭闹,开始“睁眼”说瞎话。我们称之为:无视基本事实的掩耳盗铃。

 

最近也接过一些有关于此的咨询,家长会问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就开始说谎话了呢?比如,明明刚刚把玻璃杯弄碎了,跑到妈妈那里说,“杯子不是我打碎的”,“是自己碎的。”好像意思是杯子自己长了脚,跑到地上碎了。

 

这个阶段的家长提出的问题:宝宝为什么开始“说谎”?我们该如何应对?其实这个现象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以这个孩子的角度理解宝宝?这个现象和7-8岁,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说谎”有什么不同?即如何读懂宝宝的mind(心)。

 

— 让我们想象他们的世界 —

让我们暂时把自己变成这么大的宝宝,想象他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大部分生活在“幻想”中,他们的原则不是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孩子不断通过“玩”逐渐发展出现实原则。

 

您还记得宝宝和您玩过“装死”的角色游戏吗?如果她要求您扮演一个“王子”,让后要求您死去,您装的足够像,时间足够长,她会真的大哭,感觉像失去了一个亲密客体。成人的现实原则还包括现实检验原则,比如,玻璃杯子被打碎了,成人知道这个玻璃杯子是自己打碎的。如果这个杯子很贵重,成人不想承担责任,他可能会说谎。但是,这个说谎的前提是他知道杯子是自己打的。3岁左右的孩子不是这样,他们的情绪世界开始得到更良好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在时间上优先于语言的功能。他们开始能够无意识的体验到打碎杯子的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无意识的惩罚预期和内疚,更深的指向于对宝宝重要的客体——妈妈或者主要照看者。为了减少这种不安,无意识最简单的方法是否认“自己打碎”玻璃,专业术语叫做投射。由于孩子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们会确实认为杯子不是自己打碎的,他们可以幻想出杯子自己长了脚跑到地上了。记住,这个所谓的撒谎的过程,不是成人的有意识而为之,而是自发的无意识过程,所以不存在所谓成人目的性。

 

这个阶段的撒谎几乎可以在所有小孩中展现出来,是发展的正常过程。当小孩幻想的内疚和惩罚逐渐减少,当宝宝的大脑更加成熟,这种无视基本事实的撒谎就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但是,我们发现撒谎的情况在不同的小孩中展现的程度不同,有的小孩较少,有的小孩较多,持续时间较长。这也就涉及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如何应对宝宝的撒谎。

 

— 如何应对宝宝的撒谎 —

这是一个有如生活本身一样复杂的问题,与撒谎关联的因素很多。比如,大脑的发育程度,情绪世界发展程度,对事物的感受敏感度,照顾养育的环境等等……比如,宝宝感受敏锐,情绪世界丰富,而语言能力强,在打碎玻璃杯的这种情形下,说谎的可能性就较大。

 

提到这一点的原因是希望我们的家长,应从多角度理解我们的宝宝,很多因素不在控制范围,并且并不总和养育有关。

 

下面,我们从家长可以调整的养育角度,来一起看如何应对:

 

—— ❶ ——

首先,正常化宝宝的说谎现象,并且我们应当看到说谎其实是心智成长的阶段和标志,表明孩子的情感世界和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❷ ——

说谎的程度一定会在不同宝宝之间有差异,家长不用紧张焦虑。过度焦虑的家长会很关注孩子的撒谎现象,并伴随着纠正行为。其实,这本身就是在向宝宝传递焦虑而更为持久的过度的关注撒谎,会传递给宝宝一个信号“妈妈觉得我不好,妈妈不喜欢我!”。撒谎的现象可能会更加固化,并伴随着宝宝的低自尊。


—— ❸ ——

如果宝宝的撒谎确实引起了家长的注意。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急于当下纠正、对质孩子,“杯子明明我看到是你打碎的,你怎么撒谎!”这种带有敌意的攻击性的表达无异于火上浇油。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是蹲下您的身子,把自己变成一个和宝宝一样大的“宝宝”,从他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和您的宝宝来一起“玩”,还记得吗,宝宝是在玩中,尤其是不同的角色扮演中长大的。您可以在打碎杯子过了较长时间,当宝宝已经没有因为此事的焦虑后,和宝宝一起玩,然后邀请他扮演大哥哥/姐姐,您来扮演小宝宝,突然将杯子不小心打碎,询问大哥哥“我这时候害不害怕?害怕谁?该怎么办?帮助出出主意”。如此模仿当时情景,激发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理解。然后您再扮演大哥哥/大姐姐,宝宝扮演另外的小孩,一起来为打碎杯子的宝宝安慰和出主意,并植入您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总之家长保持耐心和玩的原则,可以创造性的发展出很多方法。这种方法也非常有利于处理宝宝发展中遇到的其他很多坎。

 

—— ❹ ——

最后,当您在经过调整后,如果情况仍然让您关切,可能问题需要外力的介入,涉及更大系统的调整,寻找专业人士的支持是必要的。

 

总之,这个年龄阶段的撒谎,是个好事情,我们要正常化看待这个事情,它标志着孩子心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发展,这种类型的撒谎会大幅减少。如果引起您的关切,可以依照如上做出一些调整,必要时请教专业人士。

(完)

相关阅读

{{ post.traffic }} {{ post.title }}

{{ post.title }}

{{ post.user.nickname }} | {{ post.createdDate }}

{{ post.summ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