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
从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我生活的一个总体评价,它不仅是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也包括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体验。
幸福感是学生学习的先行条件,对其学业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常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人,其心理更有可能是健康的。常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学生,他的学生兴趣更可能是浓厚的,学习习惯是更为良好的,学习状态更趋于稳定。然而今天的中学生,他们在同伴交往、自由程度、学习成效、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幸福感并没有“如期所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较低。那么,如何将原本该属于孩子的幸福感还给他们呢?
我认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保护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体验式的情感教育、真切的心灵守护、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及良好的亲子教育环境在保护和提升学生幸福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丰富情感,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幸福感。
人是富有情感的。而情感不仅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更是情感教育中的灵魂。教育者应当紧紧围绕这一特点,牢牢抓住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充分利用情感作用来激励、关心和鼓舞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中,感知他们的情感脉搏,了解他们真实的情感需求,并让真诚的、体贴入微的爱的情感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化为学生自觉向上的动力。
经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写作文,内容往往是空洞无力,他们对周围事物没有观察和思考的兴致,更谈不上情感;现在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毫无规划,更没有理想可言……究其缘由,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老师们不得不放弃了生动、深刻的教学方式,而转为一道道的练习和一个个的分数;在校园安全至上的呼吁声中,学生们不得不放弃了自由、欢乐的活动形式,而转为了沉重的“枷锁”和狭小的空间。如此往复,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幸福谈何容易?
幸福的情感不能靠灌输,而应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学校教育应当多营造美好“心育”环境。通过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通过自然景观设计、现代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布景、楼内精心装饰、教室个性布置等,营造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教育氛围;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校园网等文化载体的建设,以及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的举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吸引更多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着力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使学生在和睦的人际关系中感受自我价值,培养幸福感。
所以说,与其教会学生如何发现周围美好的事物,不如“放手”让他们置身于美好的事物中,真实地感受和体验周围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妙;所以,与其要求他们理解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不如让他们真正与父母长辈分享生活点滴,互动交流。有亲身体验的情感才是真实的,学生才能感受到;有真情互动的情感才是可贵的,学生才会去珍惜。这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二、呵护美好心灵,在心理疏导中提升幸福感。
心理学专家Hascher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是学生学习的先行条件,学生的幸福感不应单单被解释为学术成就的提高,还应拥有健康的身心。学校要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订符合中学生能力和特点的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其拥有健康的身心。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帮助,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体验,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开设班级心理活动课,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开设班级心理活动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条主要途径。除了课程设置中的心理辅导课之外,更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体育锻炼课、生命科学课等学科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当契入点。教育途径得当了,幸福感触手可得。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辅导。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孩子,心理辅导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针对六年级新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可以开设“如何适应学校的新生活”为主题的辅导,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学校新环境;对初一年级学生青春期情感比较丰富的特点,可以开设“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父母关系、同伴关系”等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对初二年级可以开设“确立自信、学会独立、立足社会”等为主体的辅导讲座,帮助孩子培养自尊感、独立性和责任心;针对初三毕业班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考前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辅导……”。所以,帮助孩子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利于阳光心态的培养。心理状态健康阳光了,孩子的幸福感随之而来。
三、营造民主氛围,在和谐的环境中提升幸福感。
教师的公正平等或许是不经意间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莫大的肯定和尊重。以下片段就见证了教师的公正平等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小A是连续留了两级的问题学生。从进校门那天起,就从不让教他的老师省过心。好动,找人闹事,欺负同学是家常便饭学习是全年级的倒数。小A在班级里有自己的“特殊座位”,他单独坐在教室最后边的一个墙角里,远离其他同学。至于他是否看得见,听得见,小A的老师们从不考虑这些。他们认为,只要影响其他同学就行了。而班上大小活动都和小A没什么关系。这样的“特殊座位”与“特权”,小A从预备年级“享受”到初中毕业。如果没有什么特殊造化,想必这种“特权”,一定会在他的整个学生时代“享受”到。
类似于小A同学这样受到“特殊待遇”的孩子其实屡见不鲜。尽管在许多规章制度下教师们有教师们的无奈,但这些孩子的幸福感又有谁来关怀和守护?孩子在学校得不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心理必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又如何期许他们能在学习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推彼及此,我们做老师的,能否像爱自己家孩子般疼爱所教的学生?能否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每天、每时、每刻都能用这份民主平等的情怀来对待那些等待着我们温暖怀抱的孩子?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对学生的成长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教师若能创造一个公正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那将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帮助其建立幸福感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其支持,同时还要营造具有自主选择、情感理解等特点的自主性学习环境。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主人翁意识,更能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的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潜能,增强其幸福感。
四、加强情感交流,在家庭温暖中提升幸福感。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一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的优势和无可替代之处在于其亲情的纽带。家庭教育方法得当了,孩子的身心都会健康快乐。因而我们要强化家长“心育”能力。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下,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等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关心。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途径,解答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理想的教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是民主、平等的,应多与孩子进行内心的情感交流,很多的研究都表明孩子需要情感支持,需要与家长进行良性的沟通。在这种良性的沟通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感,这将会提高孩子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对其今后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是有帮助的。另外,父母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理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选择,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够体会到家庭温暖带来的力量,增加其幸福感,促进其快乐成长。家庭教育的氛围温馨了,孩子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是的,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丰富、对未来的选择也前所未有的广阔的时代谈论幸福感看似有些不合时宜,但孩子们内心的失落、悲观、消沉等种种不幸福的感觉事实上却从未消失过,甚至始终顽强地存在着。这就为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我们该真正以新目光和新方法去注视学生的成长历程,帮助他们重新成为幸福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使命、教师的真正价值所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