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更迭变化的时代,互联网浪潮的飞速崛起,4G时代来临,物质生活膨胀性地丰裕中,人们却发现,不断迎接新事物的同时,我们还在无从选择地告别旧事物。
人头攒动的超市不再拥挤,电子商务结合快递业在蓬勃发展。职业的铁饭碗越来越少,新的岗位需求层出不穷。长期的“老牌巨头”一家一家地没落,新的行业、新的品牌随时可能一夜间人人皆知,也可能一夜间销声匿迹。家庭生活的不确定也在急剧上升、传统婚姻关系的稳定性越来越低、人与人之间的坚定信任强度在日日下降……。
当下的世界,除了有蓬勃的朝气之外,还存在着动荡的环境、不确定的未来。当下的世界,作为普通人,你要如何适应这种快速更迭。当下的世界,作为一些消失中的行业、消失中的企业的从业者、员工、或者曾经的老板,要如何选择、如何应对?
若整日忧心忡忡,就会不断地消耗我们的内心能量,于是敏感度下降、创造力减弱、效率降低、对未来的期待变得模糊。低落、抑郁、无助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然而,我们发现周围总有些人,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所有的变化和不确定,从中发现自己可以发挥所长的机会,或者享受着不断变化中的新鲜感。他们,拥有高度的环境适应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能屈能伸”。
同样的外在环境,身处其中之人何以演绎出迥然不同的人生状态?
镜头:说说你身边那些正在消失的行业和事物
80后的白领丽人晓晓:“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精心制作的个人相册,爸爸当年也很文艺,还会自己在暗房洗照片。那时想着将来我也要学学。没想到,现在好的摄影作品似乎变成日常随时可创作的,按下快门马上就可以回放成形的照片,输入电脑还可以PS成各种效果。很炫的东西越来越多,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留在我心理感动我的作品却是越来越少了。”
人到中年的成功男士鹏飞,刚搬了新家,二手买来的联排别墅的院子门口,是前任屋主留下的铁皮制的艺术信箱。想到自己学生时代还很流行给女同学写情书、交笔友,中学毕业后,在大学收到过去同学的书信,鹏飞眼里闪出怀念的光芒。“那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有时候会迫不及待在上课时候就给老同学回信,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的书信出去后,等待着未知的答复。收到回复时,打开信封,阅读不同色泽、不同笔型书写在不同信纸上的对方的生活和感受。这些都一去不反了。确实有不少的怀念!
小毅,网络社交玩的很转,朋友圈很大,曾经是最老的雅虎通的用户,后来MSN,也用过QQ,微博当然是曾经的重头,微信出来后也火速转移主要阵地到了微信。虽然感慨网络通讯科技的发展带来对每个人的挑战。但小毅更多看到的是这些快速的发展带来的机会。“便捷的交流,让人们获得更快、更丰富的信息,有机会激发更多的创造性的灵感,更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到自己和自己的追求。如果是想做事的人,这个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就意味着机会。”小毅的言语带着确定和力量感。
采访手记:说到那些正在消失的事物或者行业,大多数人最有感触的还是寄托着自己很多情感经验的熟悉的事物。因为有情感的连接,于是这客观的“消失”带来好多主观的留恋和不舍。但人们也总是想着向前看,如何在不断新生的事物和行业中创造更多、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是大多数人愿意不断去尝试的。
延风来解读:与“无常”共处、共舞
眼前这个让人跟随都有困难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在不断哀悼逝去和欢呼新生中反复体验着世事之“无常”。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所参与的团体和社会关系会成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个体的自尊和公众对个体的尊重呈现高度相关。
人们面临快速变迁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和自己的生存、社会价值有紧密联系的变迁的时候,自己原本热爱的、感受到安全的那个职业群体面临消失危险的时候,对自身价值感的体验必然降低、自尊可能严重受挫,生存的安全感也会有大幅的下降。接下来将发生的就会是抑郁低落、焦躁不安、消极等待等负面情绪和行为。然而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部冲击,呈现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呢?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维持自我效能感的稳定性或者提升自我的效能感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促进体验更多的个人的控制感。
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部控制特征的人,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结果是有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另一类外部控制特征者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行为和处境。
身处那些正在消失的行业和企业中的人们中,内部控制者由于具有较高的自信、有更强的成就欲望,他们相信可以对事物的发生施加影响,面对周遭处境的变化或者眼前的受挫,他们不怀疑局面转好的可能性,因而会增加在工作上的投入或者会愿意探索新的途径,寻找自己在社会中新的价值和位置。
而外部控制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后果的积极关系,他们很可能会将自己职业的暂时瓶颈状态,完全归因为环境动荡、个人所处行业、企业的历史性变动。面对这些,他们容易滋生无力感、消极怠工、唉声叹气。如果这样的“坏消息”、“糟糕处境”反复或者多次出现,让人感到难以控制,外控的人,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和绝望。
要克服这样的无助绝望感,必须增加个人的自我控制感,而给予这样的人更多自我决定的机会,是直接增加自我控制感的好方法,能进一步影响人的心态趋向积极、行为趋向主动。
这就好像儿童为什么应该玩和自己的年龄、智力发展、认知发展等相符合的玩具,因为他具有掌控此类事物的基本能力基础,而每一次完成一个动作、一个游戏、一个活动、达到一个目的,都会增加他的控制感、成就感。
于是,如果身处这个社会动荡核心的行业,周围的人也许不应太多去干涉身处其中之人的自我决定,不要对他未来的选择指指点点、不要尝试对于其暂时的事业受挫做什么快速的实质性的帮助,而更应该陪伴其左右,了解其对于这些变故的感受和想法,协助他自己去选择之后可以走的路。
让身处此尴尬环境的人,去了解其他从挫折中走出来的人的经验,也是一条非常振奋的路。人类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通过看到与自己相近或相似的人发生积极的改变,也能促进自身对自己的能力的信任,也就是提升自我的效能感。
若要追根溯源,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告诉我们,人类在出生后到死亡的整个人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自我概念的形成。早在我们每个人一岁半到四岁之间,我们对自己和环境的自主感已经被建立。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家长和照料者允许鼓励孩子独立做事,会发展孩子的自主感,使孩子感觉能控制自己;反之,若对孩子的事情过分包办代替,限制过多,斥责或惩罚,就会是孩子产生受挫或失败的体验,自我怀疑并且感到羞耻。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养育着也许真的需要学习适度的放手和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童年就将这个重要的课题顺利完成,这样的孩子在将来面对可能比现在更加快速更迭、更容易体验到无常的社会中,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应对的能力。
人们总是害怕不确定,害怕“无常”。其实“无常”,只是“无常”。我们,就是我们。
让我们从生活中小事情开始,增加自我决定的自己,给予他人自我决定的机会,给予我们最关爱的人自我决定的机会,建立或增强我们的自主感、控制感。这样的我们,就会拥有和无常的世界待在一起的能力,甚至与“无常”共舞,在不确定中保持控制感,创造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精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