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 文章详情

关于“重口味”的话题


2015-02-24 糖心理 其他

关于“重口味”的话题

点进来的你,大概也是重口味爱好者。我们绝不是标题党,因为话题就是关于“重口味”。

“重口味”这三个字好像已经成了最热门最能吸引点击的描述之一:你一边看着“世界十大重口味影片”的榜单和剧照,心里骂着“好恶心”一边忍不住想要找原片来看;“索多玛120天”、“下水道人鱼”这样的电影,知名度丝毫不差“泰坦尼克号”;那些号称“口味太重,千万不要手贱”的内容,浏览和分享量却往往高出那些美轮美奂的图片一大截……

为什么有人孜孜不倦地创作重口味内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从这最负面的情绪中得到快感?


创造重口味——希望被关注

渴望被人认同并和这个世界建立直接有效的连接,是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求。在网络文化极端丰富,百花齐放又几乎百无禁忌的年代,平实正常的内容已经很难被人关注到。也就是说,在茫茫世界里找到认同和联结感越来越不容易。于是所谓的恶趣味和重口味出现了。你发布了重口味的内容,尽管可能引来一片真恶心”“你变态的叫骂,但是有人回应了,也就有了联结感;有人转发了,认同感就出现了


严格来说,靠制造重口味博取关注和认同的人并非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因为他们从中获取的心理体验并不是重口味事物本身。看见重口味事物能引发心理和生理兴奋与愉悦的,才是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


我爱重口味——和童年经历有关?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对色情暴力或污秽事物的偏好,必定来自童年的特殊经历。童年时期无意中受到的某种非常规刺激,留存在潜意识中,成年后在某个时机接触到类似事物,激发潜意识向意识层面浮动,人就产生“认同”。


与前面说到的渴望被他人认同不同,这里的认同是对自己的认同,是一种对自己童年经历的投射性认同。这时候,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被自然而然地启动,它主要把童年受到的刺激合理化了,仿佛告诉自己:我没有受到伤害,这东西是对的,我喜欢这东西。


当我们没有为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做精神分析时,不能对重口味的具体心理根源妄下结论,但是,一部重口味电影《心理分析判官》里的故事却是对重口味者童年经历投射的最好注解:嫌犯A不断杀害年轻女子,杀害前都用透明胶带把女子周身捆绑并施虐。捉拿归案后,经心理专家对其做精神分析发现,他童年曾无意窥见父亲用透明胶带帮助母亲,并实施婚内强奸。在儿子心中,父亲的伟大形象岂可动摇,于是这样的刺激被他强压了下来,一直压到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潜意识里。长大后,他通过胶带捆绑杀人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完成了对自己童年经历的合理化。


当然,我们身边的重口味爱好者绝大多数口味没有那么重,更不是受到电影中这么强烈的刺激而产生重口味需求的,很可能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比如弄脏了衣服、打烂了东西、被死猫死老鼠吓了一跳或者曾遭遇家暴。这些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可能刚好就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孩子有意识地回避和遗忘,却恰恰因为对它特殊的关注,而把它留在潜意识里,只等有一天机缘巧合时跳将出来兴风作浪。好在,大多数重口味爱好者都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对他人的生活并无不良影响。


图:索多玛120天剧照之一

口味越来越重——“享受适应”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过瘾?可能得从注意力说起。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于是人们选择性地关注变化的事物。人同时具有适应性,一旦某种变化被适应,也就逃不开被忽略的后果。好处在于我们会对糟糕的事物习以为常,坏处就在于我们很容易陷入不停追求更大、更新鲜刺激的循环中。比如以前我们喜欢玩碰碰车,之后过山车才能满足我们,再之后可能就想要尝试蹦极和跳伞——口味越来越重。


人们很快就会把生活的改善视为无物,对幸福的感受没有丝毫改变,生活中的积极影响只是暂时提高我们的幸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享受适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马尔代夫的人都不会认为天气好是值得高兴的事。


从社会角度看,一个好的社会应该让各种口味的人都能获得满足;从个人角度看,一个良性的心理状态也应该是各种口味都能获得满足。重口味的反面绝不是小清新,而是“全方位口味”——什么都愿意尝试,什么口味都能带来满足感。这样能有效避免口味越来越重,也能更好地从各个方面获得满足感。


适当重口味是一种放松

不管是真爱重口味也好,还是借重口味博眼球也好,只要不影响他人,就算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爱好吧。在不反感的范围内,适当重口味,也是身心减压的一种方法。


在心理调节中,有种方法叫“体验式放松”。人的心理过程是由兴奋和抑制两部分组成,抑制后的兴奋会更兴奋,自然兴奋后的抑制会更抑制。人在看到重口味东西时,心理产生强烈触动;当关上那个页面再回来看平常东西时,人会长出一口气,突然觉得轻松放松。这就像过山车和看恐怖片一样,很多人都说最愉悦的一刹那不是失重俯冲,而是过山车回到终点安全停稳的那个瞬间——让人觉得过尽千帆终又山明水秀。


其实,在很多咨询案例中,因为重压力导致的重口味事件,比比皆是,并且压力与口味重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其实人们是在靠重口味解决重压力,能及时宣泄掉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只要你采取的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口味重一点也无妨。

(完)

相关阅读

{{ post.traffic }} {{ post.title }}

{{ post.title }}

{{ post.user.nickname }} | {{ post.createdDate }}

{{ post.summ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