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心理流派采用什么疗法,共情始终是对治疗师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治疗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
共情
共情意味着分享、体验另一个人的情感。不管什么心理流派什么疗法,只要说到跟人打交道都会强调“共情”,但我认为精神分析中的共情对来访者的影响最深。去年我在武汉报告时说:“共情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你不见得能够完全感同身受另一个不一样的人,尤其是仅凭主观努力的情况下。共情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比如对于创伤性的故事,你容易感觉身不由己地完全认同。做过灾难后危机干预的人会发现一个现象——替代性创伤。就是受害者、创伤者把你创伤了,他把你也改变了;死去的人活不过来,做再多干预也是白搭,此时会觉得做心理干预不如找个师傅皈依佛门。
治疗师的创伤,是不是个好现象?如果出现了替代性创伤,这是共情最深的时候,但是因为治疗师的主要任务还是工作,如果被耗竭了、完全认同了,对方绝望了你也绝望了,那么治疗师和来访者就一样了。治疗师的职责、作用、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而不是无条件认同,如果两个人都佛门去了,共情虽然做得好但是无效,因为这样的共情只加深了耗竭和无力感,所以我们很难说共情应该怎么样。当有人说:某个治疗师还做心理治疗呢,他病得跟病人一样重。这种情况我感觉是那个议论的人自己不敢投入,看到别人投入那么深,他嫉妒。
所以你说一个治疗师在职业生涯中被来访者勾起创伤了,是好是坏?这需要辩证地去看:可能涉及到你内心冲突,也可能会暂时弄坏。所以最后去看不管什么流派,一个人的投入程度和共情还是由他人格决定,有人偏保守求稳、有人更激进,这跟流派没关系。所以说到底怎样一个情况去看替代性创伤,我自己建议每个人还是找符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叫我很激烈地去做共情,这大概不适合我;如果另外一个爱憎分明的人要叫他慢慢来,也要憋死他。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共情实际是体验分享,本质不是量的多少。所以,共情目的是为了获得理解,是治疗师运用来访者的模式对来访者进行部分和暂时的认同。
共情最好的状态并不是全情投入再全身而退吗?能做到那种程度的就是机器了,不可能的。有时候没有到退出的时候就先逃出来的也有的,关键是事后对此有察觉,有反思。共情是“体验性自我”的一种功能,我们不是用理智去工作,而是用自身的情感;直觉则是是“观察性自我”的一种功能。这两种现象能够使你通过许多方式进入到另一个人心中并融合进去。有人提过,治疗师最好的状态是与来访者两个人心身交融,虽然一般我们不太容易把握这种状态,但真正共情应该是这样的状态。
当治疗师通过共情获得了某些发现,还必须运用临床和理论的知识来对这些发现的意义进行解释。做治疗师不是仅凭治疗技术,而是当下真正的自身感受;当然光凭感觉也不行,运用一些知识也是重要的。我们学习干嘛呢,实际上在学框架,有效为了自身感受服务。专业理论学习就是为了对知识有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理解:这种人、那种人会让我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之后在实际操作中心里就有底了。
共情 — 领悟
有时候,过去的困惑、伤害、耻辱的体验会使来访者以困扰的方式行事。在治疗关系中,我们不是站在一定高度单纯去分析病人,而是治疗师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但还要跳出来与来访者互动。所以来访者也会得到一种新的经验:我已经为真正了解他的痛苦并能承受其愤怒的人(治疗师)所理解,即使在最艰难关键的时刻治疗师仍会尝试继续努力去理解和帮助我。
对一个来访者最大的帮助,我认为是疗愈的共同因素。
一个人充分体验到被别人恰当地对待后,才会发展出恰当地对待自己的能力,也会有能力恰当地对待别人。在这过程当中来访者会内化,其实来访者真的是看治疗师怎么对自己,而对他讲的道理是记不住的。生活当中也有体会: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五年前我最困难的时候你来看我,但当时你讲的什么我都忘了。另一方面,虽然讲的都是一般的道理,但不同的人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技巧,带给来访者的感受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