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马勒将3岁以前分为四个阶段:0-2个月——自闭;2-6个月——共生;6-24个月——分离-个体化;24-36+——建立客体永久性。而分离-个体化阶段又分为:6-10个月——孵化;10-16个月——实践;16-24个月——复合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原始自恋及自恋萌芽产生、形成共情能力、产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冲突等。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阐述了0-6个月,今天,继续剖析余下的内容。
6-24个月:分离—个体化阶段。
完成第一轮的分离,形成独立的个体。
16-10个月:孵化
过渡客体:半岁后,婴儿不喜欢被24小时紧抱,独立愿望初步萌芽,朦胧地感知到妈妈是另外一个客体,此时婴儿开始从玩具——过渡客体中寻找愉悦——不从真实的妈妈身上得到安全,从一个象征妈妈存在的玩具身上得到情感稳定,这说明婴儿有了一定的承受分离的能力。
过渡客体给婴儿提供基本安全,使婴儿得到情感中的支持,因此对婴儿来说,过渡客体的象征意义非常大。
挣脱母亲:婴儿从母亲身上挣脱下来,开始有独立诉求,但没有能力走远,只能在母亲脚边玩,这是本能的发展趋势。
母亲的应对受过去亲密关系影响:母亲过去的亲密关系会影响到她该阶段如何面对孩子的分离,如果母亲过去的亲密关系发展不顺利,当她照料的孩子突然离开身边时,她会有两个极端反应——要么抓得很紧,给孩子窒息的爱,没有任何距离(抱着孩子,不让孩子到地上玩);要么绝对拒绝,孩子硬要下去就不抱了。但这些反应是无意识的,意识层面母亲总有理由,比如怕脏,怕不安全等,其实是母亲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所以说,小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个过程,主要是看照料者能不能承受,这是一个互动过程。
咨询中:比如来访者逐步结束咨询时,将来在现实中遇到新问题会不会受不了,其实这取决于咨询师受得了受不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双方一般是互相满足的,又满足亲密关系,又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210-16个月:实践——自恋达到顶峰阶段
承受分离,形成独立个体:此时婴幼儿通过前面阶段的热身,充分练习承受分离焦虑,逐步形成独立个体。
一个经典情形就是离开-返回“情感充电”。幼儿从妈妈身上挣脱下来,一个人去玩,但不到一分钟马上回来看看妈妈在不在。因为一个人去玩很有成就感、刺激、自由,但跟妈妈分离超过承受能力会焦虑,害怕,如果他回来看到妈妈在,尤其妈妈还有鼓励的目光,此时婴儿就像充电了一样获得能量,又很兴奋地一个人去玩了,然后不到一分钟又回来,这是一个练胆的过程,不是一步达到的。
自恋达到顶峰:此时婴幼儿生理上发展了功能,会爬、翻、走等,但没有现实判断能力,他不知道是父母帮他准备好的,代替他做的,以为是自己完成的,自己要啥有啥,感觉宇宙中唯我独尊,笑得非常开心,此时自恋达到顶峰。
这种健康的自恋,如果从小得到基本的欣赏肯定、鼓励和支持,会使其将来具有雄心壮志和进取心,碰到巨大困难时有勇气克服。而且,一个人在极度的困难、创伤当中,是需要那种大无畏的无所不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撑一撑的。
母亲的回应:理性上,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长大,但潜意识里,分离使母亲内心产生焦虑,于是现实层面会采取防御,比如因怕烫伤、碰伤、摔倒而不让孩子独自去玩。所以,孩子能不能承受分离焦虑去探索,也是在考验母亲能不能承受危险。
316-24个月——复合。
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这一阶段幼儿更能包容分离焦虑,但付出的代价是承受很多孤独、脆弱和依赖。此时幼儿懂了自己其实不行,没有父母一个人什么也弄不好,感受到自己的单独、渺小,愤怒和无助,但又不甘心,于是产生独立和依赖的矛盾,会出现逆反行为。
比如小孩子自己穿不上袜子,但妈妈帮他穿上他会愤怒地拉掉,他需要的是别人帮他穿上,但给人的感觉是他自己穿上的。这个阶段没有顺利度过,成年后要自己做主承受一些东西的时候,有些人比较困难,比如选择恋爱对象、毕业工作、跳槽的时候。
案例:某大学生以前习惯了按照别人安排好计划做事情,但到了研究生阶段需要自己做主的时候她就不适应了,甚至无法面对如何毕业的问题而想要自杀,以至于最后导师都打算替她写毕业论文了,她需要的就是像穿袜子的小孩一样,又想独立又想依赖,即要导师帮他完成论文,又要别人感觉是她自己完成的。这就是16-24个月的复合阶段没有顺利度过的结果。
逆反——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走向升华的桥梁(比如明明很想要亲密依赖,偏偏反过来说不要;比如生二胎的情况,小孩子明明不希望,却会反向形成地说喜欢妈妈生个小妹妹或弟弟,自己会帮着爸妈照顾的,而一旦这种行为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表扬,以后会变成责任感,此时千万不要戳穿他,只要是建设性的方向,还3是鼓励、肯定,等到他度过这个阶段,这些慢慢就会内化成他自我肯定的品质。
愤怒:应对防御无助的方式。
此时幼儿因独立、分离、无助产生愤怒,而愤怒一般指向最亲密的人,因为安全,因此愤怒指向母亲比较多——被过去的共生伙伴拒绝更容易感到伤害。所以如果一个人对你有很多负面情绪,一定是他对你也有很多正面情感。
性别认同:男孩必须分化更彻底,女孩与母亲相似而维持紧密的联系。母亲稳定很困难:面对这样矛盾逆反的孩子,母亲左右为难。咨询中:如果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发现要为他负全责,又拖不动时,这个来访者就有很明显的依赖特质,追溯起源应该是分离个体化最后一个阶段的问题,此时咨询师就要像一个母亲对待这样大的孩子一样对待他。
24-36+月:建立客体永久性
这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步明确自己是谁。一个人形成我是谁是被别人对待出来的。该阶段幼儿能维持对母亲及其他一切的稳定形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