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 文章详情

生活中那些错误的因果论


2016-01-27 沈奕凡 自我成长

因果思维是人类的本能,难说好坏,这是佛教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一个核心点。

但佛教在中国漫长的传播历史中,很多原始教义被破坏了,滥用因果思维即时一例。

很多事情用因果思维是不对的;或很多因果关系设置是不对。

吃亏是福是一个例子。

这句话不能说是错,但是如果用因果思维去理解就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吃亏是因,福报是果——有因必有果。

于是,生活中多了许多愿意吃亏的人。

从行为上,大多数人愿意吃亏当然是好事;但实际效果每每适得其反。

绝大多数抱着用吃亏换取福报心理的人,认为只要种下了吃亏的因,自然可以收获福报的果实。

依据我的观察,这种人最后往往心态最坏,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最终成为吃亏就是倒霉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而我们的社会因为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道德的信心逐渐丧失。

问题出在哪里

康德有个著名论断,经验的因果归纳没有合法性。

也就是说,你从一个现实的果去归纳原因,理论上说就是瞎猜,不一定对。

比如,你有了福报,你就归因为自己能吃亏,在逻辑上这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生活也是这样,大量从不吃亏的人都很有福气;很多能吃亏的人也没什么福报。

我们再举另一个常见的例子。

小明功课很好,原因何在呢

常见的归因是孩子用功,那是不是用功的孩子成绩都好呢?

有人再加上一个归因,孩子聪明。

又聪明又用功的人成绩都好吗?

毛泽东的学校成绩就不好。

很少有人归因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他的思维方式首先适应这样的考试制度。

我们今天的考试形式,基本考的是数理判断能力,这是理性能力的一种

在荣格的四种心理功能分类中,理性功能只是其一。

人类还没有发明一个科学的考试方法,去检验一个人的直觉能力、感觉能力和情感能力,而这几样能力对成功幸福的人生意义同样重大,乃至更大

于是,一个孩子只要成绩不好,他就会自动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自己不够聪明。

这样的归因往往正确,但不是绝对正确。

正确的归因自然很好,不够努力的努力即可,知道自己不聪明往往能带来真正的谦虚。

但如果这两个归因是错的,前者很可能导致后天的强迫症,后者会导致病态的自卑。

回到第一个例子,吃亏是福到底有没有道理

因为也有大量的例证说明,一个甘愿吃亏的人会获得相当圆满的人生。

如何统一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呢?

这里缺少了一个人的因素——吃亏能否变成福气,关键在人。

佛教里非常强调的一点是福慧双修。

换言之,没有智慧最终不会有福气。

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是没有能力把生活的挫败变成生命的礼物的。

由此可见,福报的因是智慧,而不是吃亏;吃亏只是一个前提,一个机缘。

那么如果一个人把吃亏当作了因,又结不出福报的果,最终很容易丧失对善的信心。

说到佛教,将捐赠等同于功德的现象比比皆是。

功德是心灵的能力,捐赠与此没有因果关系。

还有比较常见的对命运的理解

人在某一个时空里,就会遇到许多相应的人与事,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我们往往任取两点做因果理解——比如,我做了错事,我受到了惩罚。

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注定的,荣格称之为“共时效应”。

将两者理解为因果关系,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加强人自我修养的动力和决心;这有可能在下一个时空点做出选择。

但是,对于很多自我脆弱的人来说,只能加深自责心理。

以上所说,是因果关系的错误连接。

另一个错用因果的现象是因果倒置

比如,一个陷入感情困境的人,总是认为造成困境的那个人是悲剧的原因;

其实对某个人的执著已经是果了,原因在内心情结的纠缠。

如果此时把结果当作了原因,就会加倍的执著。
 
类似的例子还有,孝顺父母的人婚姻都好。

在这里,孝顺父母和婚姻成功都是果;因是人格的成熟与完善。

一个心灵成熟的人,会在心理上与父母脱离,从而没有对父母的依赖和期许,这样的人会更加爱自己的父母;同样,他建立成功亲密关系的能力就强。

如果把两者做因果理解呢——孝顺父母就一定有好婚姻。

中国几代人婚姻的溃败就是例证,没有完成心灵的成长,把仅有的一点爱都给了父母;这样的人的确比较容易找到受到同样伦理熏陶的伴侣,但婚姻质量绝对不行。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的错误因果设置,不可不察。

(完)

相关阅读

{{ post.traffic }} {{ post.title }}

{{ post.title }}

{{ post.user.nickname }} | {{ post.createdDate }}

{{ post.summ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