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 course.title }}

{{ moment(course.actStart).format('YYYY年MM月DD日 HH:mm') }}

{{ course.city }} {{ course.address }} 在线活动

(以上会员价格为转发价,需转发文案到朋友圈,并对所有人开放,不转发补100元红包给客服)

 

温馨提示

视频下架时间:2026年7月15日晚18点。

 

 

1935年,一位母亲因为儿子是同性恋写信向弗洛伊德寻求治疗。
 

弗洛伊德在回信中写道:

 

  

 

同性恋固然没有优势,但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不是罪行,不是堕落,不能被归为一种疾病

...... 

将同性恋作为一种犯罪来迫害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正,也是一种残忍。

......

分析能够为你的儿子带来什么呢?如果他不快乐、神经质、被冲突折磨、在社交生活中受阻,那么分析可能会给他带来和谐,内心的平静、充满效率,无论他想要仍是同性恋还是做出改变。

 

 

弗洛伊德的这段话在今天仍然适用,他不带偏见和歧视,友好的态度已经非常超前。

 

如今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诊断(ICD和DSM),早已不再认为性倾向是任何形式的疾病。

 

LGBTQI(性少数群体)的生存,依然艰难。

 

 

 

1

 

在中国,LGBTQI群体人数有7000多万;每20个人当中,就有1个。

 

2016年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中写道:

 

仅有约5%的性少数人士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独特的性别表达方式。

......

所有性少数人士都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歧视深表担忧

......

他们同时担心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友善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也就是说,有约95%的性少数人士不为人所知,ta们的痛苦则更为隐秘,潜在的心理支持需求量巨大

 

即使是为数不多能为LGBTQI人士提供社会支持的群体,如心理咨询师,依然令ta们感到担心和不信任。

 

 

 

2

 

如今,越来越多的咨询师会在个人简历中加上一条

——“LGBTQI友好”

 

当一个LGBTQI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意味着咨询师要懂得:

 

  • 如何帮助来访者看清ta们真正的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 

  • 如何判断这是不是ta们想要改变的,或者能够改变的?

  • 如何帮助ta们接纳自己的愿望,接受自己是谁?

  • 如何帮助那些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性少数人士?

  • 面对ta们独特的临床问题,采用什么方式治疗,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 如何去分析ta们独特的深层次动力问题?

  • ......

 

很多咨询师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探索,因为针对咨询师的性少数群体临床治疗培训,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的。

 

 

 

3

 

这门课从筹备到能带到大家面前,花了2年多啦。

 

这是一门临床课,导师Konstantine Pinteris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性少数群体,擅长LGBTQI群体结合精神分析的研究和治疗。

 

课程包含丰富案例,几乎涵盖了与LGBTQI来访者工作所能遇到的绝大部分议题:

 

  • 类型与定义

     

  • 常见主题:

认同、恐惧、嫉妒、全能感、妥协、禁忌、自尊、性创伤.....

 

  • 理论与评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

 

  • 病理史和正常化:

神经症、性变态、口欲期/肛欲期发育问题、童年性幻想......

 

  • 独有问题:

文化、关系、治疗、共病......

 

  • 临床部分:

移情与反移情、咨询师自我暴露......

 

  • 当代存在议题:

选择、丧失、哀悼、流动、自由、超越、权利/义务、本能......

 

作为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学完这门课后,你会懂得如何与LGBTQI来访者工作。

 

如果你是性少数人士,或者是性少数人士的家人朋友,或者你关注LGBTQI议题,这门课同样适合你学习,你可以从中获得反思、认识和接纳。

 

 

 

 

授 课 导 师

 

 

 

康斯坦丁·平特里斯 

(Konstantine Pinteris)

 

 

  • 美国认证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临床社工

  • 90年代初开始接触性少数群体,案例经验丰富

  • 擅长LGBTQI群体结合精神分析的研究和治疗

 

1988年,Konstantine从纽约大学毕业后,曾为家庭福利协会为精神障碍患者创设了一套新的住宿设施,此后还进行了男同性恋健康危机的监察工作。借由这一契机,他开始关注和接触性少数群体。

 

他在1994~1997年间又回到了纽约大学深造,取得了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并且具备“临床社工”资质认证,从事心理治疗、咨询和社会工作。

 

Konstantine作为个人执业的心理治疗师,他接受过药物滥用治疗、夫妻和团体工作方面的培训。

 

他经手了大量关于性少数人群的治疗案例并对精神分析各流派有关性的认识开展理论研究,包括客体关系、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等等,尤其擅长从海因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的性、性欲、性向。

 

  • 曾任职于医疗机构,拥有医学+心理学双视角,见解独到

  • 在美国开展第一个针对发育和精神障碍患者的艾滋病毒感染预防课程

 

Konstantine在圣克拉里医院斯派曼艾滋病中心任职期间,他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治疗服务,对患病的个人、家庭以及团体提供心理治疗。凭借医学+心理学双视角,对性少数人群的性行为所带来的心身问题具有全面且独到的见解。

 

除了LGBTQI群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外,他还创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针对发育障碍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艾滋病毒感染预防培训课程,曾在一家拥有200张床位的亚急性和急性的脑损伤大型医院,为此类患者个人及家庭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及临床心理健康干预。

 

  • 致力于推动不同领域多元性别教育

  • 常年参与性少数群体的公益服务

 

Konstantine擅长设计、协调和执行临床研究方案,具备极强的科研学术能力,也因此与医疗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等合作。

 

曾任美国著名医疗个护企业百时美施贵宝培训顾问、Serono生物技术公司科学联络员。

 

他利用自己跨领域的资源,通过讲座、研讨会和在线培训,为企业员工和用户,以及更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多元性别培训,以及其他医学、心理学研究教育,帮助更多人树立多元性别平等意识。

 

多年来,他致力于促进社会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并参与到性少数群体的公益服务当中。

 

 

精神分析与LGBTQI来访者

 

课程目标:

1. 识别LGBTQI这个术语的含义,以及它所对应和定义的群体;

2. 识别来自LGBTQI群体的来访者中常见的、独特的临床问题和主题;

3. 理解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这几种理论和治疗原则之间的区别;

4. 理解上述理论自提出后,如何被运用于精神分析实践中来理解和治疗LGBTQI群体中的来访者;

5. 识别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对LGBTQI群体产生的一些病理影响;

6. 识别与LGBTQI来访者一起工作时潜在的移情和反移情体验,理解移情和反移情的意义,也探讨它们在精神分析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7. 列出LGBTQI来访者不同于非LGBTQI来访者的精神分析治疗方式;

8. 列出LGBTQI来访者和非LGBTQI来访者共通的精神分析治疗方式。

第1-2讲 

 

-弗洛伊德与自我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性行为与同性恋精神分析理论综述

-案例:M先生和A先生

 

阅读

Freud, S. (1962).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trans.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Basic Books:

The Sexual Instinct in Neurotics. P.29

The Manifestations of Infantile Sexuality. P. 45 The Sexual Researches of Childhood. P. 60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P. 85

Freud, S. (1935/1951). Letter [Letter to an American Mother of a Homosexual S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07, 786.

 

第3-4讲

-女性性行为和女性同性恋

-案例材料:B女士和C女士

 

阅读

Freud. S. (1932). Female Sexuality. Int.J. Psycho-Anal.,13:281-297

Horney, K. (1926). The Flight from Womanhood: The Masculinity-Complex in Women, as Viewed by Men and by Women. Int. J. Psycho-Anal., 7:324-339

Chasseguet-Smirgel, J. (1976). Freud and Female Sexuality—The Consideration of Some Blind Spot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ark Continent'. Int. J. Psycho-Anal., 57:275-286

Torok. M (1970) The significance of penis envy in women. In Female Sexuality. Ed J. Chasseguet-Smirgel. p- 135- 170. London: Karnac

 

第5讲  答疑

 

6

- 双性恋 

- 案例材料:La先生和A女士

 

阅读

Young-Bruehl, E. (2001). Are human beings "By nature" bisexual? Studie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2(3), 179-213.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sexuality (selections). Standard Edition, Vol. 7, pp. 141−144.

Layton, L. (2000). The psychopolitics of bisexuality. Studie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1(1), 41−60.

 

7

- 精神分析和LGBTQI的经历,恐同、性变态

- 精神病理学和正常化

- 案例材料:D先生

 

阅读

Friedman, R. C., & Downey, J. I. (1999).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and gender-valued

self-esteem in the psychoanalysis of gay patients. Psychoanalytic Review, 86(3), 325-347. Dimen, M. 2001. "Perversion is Us? Eight Notes,"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1:325-360. Green, A. 1996. “Has sexuality anything to do with psychoanalysis?” IJP 76:871-883.

 

第8-9讲

- 变性者和双性者的经历及精神分析

- 案例材料:E女士

 

阅读

Suchet, M. (2011). Crossing Over. Psychoanal. Dial., 21:172-191.

Harris, A.E. (2011). Gender as a Strange Attractor: Discussion of the Transgender Symposium. Psychoanal. Dial., 21:230-238.

Goldner, V. (2011). Trans: Gender in Free Fall. Psychoanal. Dial., 21:159-171

 

第10讲  答疑

 

第11讲

 

- 同性恋理论与身份认同

第12-13讲

 

- 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LGBTQI来访者

 

第14讲

 

- 创伤和LGBTQI来访者

第15讲  答疑

 

第16-17讲

 

- 框架、分析师自我表露以及移情、反移情的考虑因素

第18-19讲

 

- 理性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的当代构想

第20讲  答疑及总结

 

 

 

 

课 程 相 关

 

 

1、2021年2月4日起,每周四晚18:00更新一讲。

 

2、课程为视频录制,中英文字幕;课程包含16讲授课+4讲答疑,共20讲,每讲约60分钟。

 

3、课程更新后,在课程期限内,学员可以随时回看;在课程结束后1年内,可以收看课程全程回放视频。

 

4、课程结束后,可申请Konstantine Pinteris签名的电子版培训证书。

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