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 course.title }}

{{ moment(course.actStart).format('YYYY年MM月DD日 HH:mm') }}

{{ course.city }} {{ course.address }} 在线活动

(以上会员价格为转发价,需转发文案到朋友圈,并对所有人开放,不转发补200元红包给客服)

 

图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在早些年,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近两年来较少看到了。

 

并不是因为“意外”变少了,或许是经历疫情这个全球性的创伤后,人们对“世事无常”的体会更深了吧。

 

 

 

去年张海音老师决定复出的时候,我们第一个课程就选择了《危机干预、哀伤辅导与创伤修复》这个刚需主题,这个课至今已经开了八个班了。

 

接下来的西安班北京2班是第九、第十个班

 

我想,我不用再解释为什么要学危机干预,也不用再细数有多少人在遭受创伤,然后告诉你必须学,学了有多少用处。

 

如果你想知道张海音是如何讲这门课的,有位老学员是这么说:

“如果说创伤是一滩散开的水,张老师就好像拿着一块海绵,一点一点把水吸干然后倒掉。

 

他不是教你干预程序、制定方案之类的,而是教你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去与另外一个遭遇伤痛的生命交流

 

对方可能拒绝帮助、不信任你,甚至攻击你;你可能一不小心会把自己当成“海绵”,会过度卷入、内疚、被激发起“无所不能”,感到一定要让对方好起来等等。这对咨询师来说,是很可能伤害到自己的。

 

而张老师就会教你如何抱着平常心,慢慢靠近,如何尽可能协助另外一个生命恢复到ta的常态

 

其实如果你身边有遭遇重大创伤、打击的人,你特别特别想帮助ta,你通过专业学习,至少能让你不会对对方造成二次创伤,也会知道你帮助的边界在哪里。”

 

 

 

 

张海音——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元老,顶级危机干预专家

 

  • 1990年,他在院领导支持下,与另三位年轻同道一起筹备创建上海第一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 他行医30多年,曾一天几十个病人高强度门诊,接诊大量危机个案;

     

  • 每逢遭遇重大危机灾难——汶川地震、上海1115特大火灾、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他是危机干预牵头人、预案起草人之一。

 

图片

 

* 新冠疫情初期,张海音作为危机专家,接受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夜线约见》栏目专访,谈论疫情给公众造成的心理创伤与如何进行科学干预。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或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如企事业管理人员等),危机干预是刚需课,是必修课。

 

如果你想真正学好危机干预,张海音亲授6天系统培训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心理危机干预不同于有设置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其实践非常丰富多样,极大地考验着一个心理专业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

 

——张海音

 

 

 

 

 以下五个问题,

是张海音老师给大家的课前思考题——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学,可以想想看这些是不是你正在面对,或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想想看你都能应对了吗?

 

  • 问题一

比如给消防员、警察或这次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做救援后心理危机干预,当他们戴着口罩面罩不方便讲话交流时,如何提供心理服务?当他们婉拒心理服务时,我们如何既要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不辜负使命,又不生硬地强行别人接受我们的专业服务招致反感

 

  • 问题二:

不同情境(地震洪水,意外事故,暴力伤害等),不同人群(幸存者,死亡者或受害者家属,救援善后工作人员等),不同场所(学校,企业,社区等),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时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背景的心理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社工等)如何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

 

  • 问题三:

并非只有天灾人祸等严重创伤性应激才会引发心理危机,一些“小事情”,甚至“好事情”也会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如何结合当事人的个性、成长经历来理解和评估目前的心理危机并有效应对?如果当事人目前的心理危机是和早年创伤有密切关系,我们需不需要去处理这一部分?

 

  • 问题四:

痛失亲人后的哀伤,什么样的反应和表现算是“正常”范围?持续多少时间是周围人可以接受的?如果当事人持久地陷入在哀伤中明显影响了人际交往和自己的生活而又不愿意接受周围的帮助,我们如何恰当地介入和提供专业的建议?

 

  • 问题五:

在危机干预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到受到限制,难以发挥出我们的专业技术和特长,如当事人拒绝服务,被动应付,情绪激动,现实利益诉求,领导层“维稳”需求......我们如何在应对困境的同时,充分应用专业技术给予恰当回应

 

所谓哀伤辅导、创伤治疗的结果,就是:

 

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但我们能成为更深刻、更完整的自己。

 

——张海音

 

 

6天地面系统课  

我们能真正学会哪些内容?

↓↓↓↓↓↓↓↓↓

 

“危机干预+哀伤辅导+创伤修复”

 

  • 认识和界定心理危机

  • 从情绪、认知、身体、行为等方面确认心理危机的具体特征

  • 评估诱发因素在心理危机发生中的作用

  • 了解为何有些人碰到很小的心理刺激也会陷入心理危机状态

  • 结合人格基础做出全面、深入的评估以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

  • 结合早期依恋模式做出全面、深入的评估以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

  • 应邀处理企业EAP中的心理危机

  • 学会平衡当事者、企业管理者之间相异的诉求

  • 如何处理学生心理危机

  • 学会如何恰当面对学生、家长、老师、校领导,多重关系的困境

  • 严重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原则和技术

  • 从急性应激反应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处理原则、思路及方法

  • 适应障碍等心理危机者的干预原则和技术

  • 作为咨询师如何实施哀伤辅导,和作为亲朋好友去劝慰一个丧亲者的差异

  • 心理咨询师如何处理自己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耗竭感

  • 心理咨询师如何处理自己的替代创伤

 

张海音危机干预、哀伤辅导与创伤修复

 

目标:本课程旨在提升专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哀伤辅导具体工作中的专业技能。

 

主题一:危机干预

目标:掌握心理危机识别、评估和干预的基本知识;学习针对特殊群体,如何提供有针对性干预工作,包括青少年、自杀个体和群体事件的受害者等,并对干预禁忌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天           

上午

 

 

心理危机与干预的概述

  • 突发事件与心理危机

  • 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的理念变迁

  • “自杀”的流行病学和高危因素

  • 治疗室中的“依赖者危机”

  • 治疗室中的“权利者危机”

现场案例督导

 

 

第一天

下午

 

 

心理危机的情绪、身体、认知和行为呈现

  • 应激反应1-情绪

  • 应激反应2-认知

  • 应激反应3-身体

  • 应激反应4-人际

现场案例演示

 

第二天

上午

 

个体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 稳定化阶段的策略

  • 回忆与哀悼阶段的策略

  • 重新联结阶段的策略

  • 其他策略与技术

现场案例督导

 

第二天

下午

 

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 总体防御策略:普通人群

  • 选择预防策略:高危人群

  • 特定防御策略:特定人群

  • 多重要求的协调

现场案例演示

 

第三天

上午

 

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心理评估

  • 创伤评估与精神检查

  • 创伤障碍的鉴别诊断

  • 自杀风险评估

  • 来访者的资源评估

现场案例督导

 

第三天

下午

 

替代创伤和职业耗竭

  • 治疗师的耗竭感

  • 治疗师的替代创伤

  • 自我心理保健

现场案例演示

 

主题二:哀伤辅导与创伤修复

目标:掌握哀伤辅导的一般原则和最新模式,协助当事人处理丧失,完成重要的修复任务。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创伤,随着时间迁移,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本课程除了危机干预和哀伤辅导的知识,还学习与心理创伤密切相关的3种心理障碍,掌握这些病患心理创伤的动力性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疗思路。

第四天

上午

 

哀伤辅导

  • “居丧反应”的干预

  • “幸存者综合症”的干预

  • “ 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干预

  • 救援者的替代性体验与干预

  • 哀伤辅导的CISD模式

现场案例督导

 

第四天

下午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 PTSD的流行病学

  • PTSD的特征性表现

  • 创伤记忆的特点

  • PTSD的治疗要点

  • 稳定化技术和分离技术

  • 创伤暴露技术

现场案例演示

 

第五天

上午

 

心理成长中的创伤及心理防御

  • 各心理发展阶段的创伤

  • 青少年心理危机

  • 成熟的防御

  • 神经症性防御

  • 不成熟的防御

  • 精神病性防御

现场案例督导

 

第五天

下午

 

心理创伤与人格障碍1

  • 童年期创伤与边缘人格障碍

  • 童年期创伤、共情缺陷与反社会人格障碍

  • BPD和PTSD共病

现场案例演示

 

第六天

上午

 

心理创伤与人格障碍2

  • APD患者创伤的动力性理解

  • APD的治疗思路

  • BPD患者创伤的动力性理解

  • BPD的治疗思路

现场现场督导

 

第六天

下午

 

心理创伤与抑郁

  • 童年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状

  • PTSD与抑郁症共病

  • 创伤性抑郁的动力性理解

  • 创伤性抑郁的诊疗思路

现场案例演示

 

 

 

 

 

【授课导师】

 

 

 

【集训时间】

 

 

西安:7月30日-8月1日;9月3日-5日

北京2班:8月13日-15日;9月24日-26日

 

* 每个城市仅限50人

 

观看直播

张海音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观疗法学组理事长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