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 course.title }}

{{ moment(course.actStart).format('YYYY年MM月DD日 HH:mm') }}

{{ course.city }} {{ course.address }} 在线活动

【填写报名信息的时候请在(备注)里面添加邮箱!!!】

 【价格】

早鸟价:1680元/人(10月1日前)

早鸟转发价:1580元/人(10月1日前)

在读学生:1180元/人(10月1日前)

在读学生转发价:1080元/人(10月1日前)


本次大会举办地

在上海五角场凯悦酒店会议中心

为期3日,学术盛宴

为什么举办这场国际研讨会?

第三届华人应用心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心理学,国际影响力日增,但国际会议却不多。因此背景,故举办“华人应用心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由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共同发起。

今年第三屆大会,由复旦大学主办。这是全国范围内,高规格的心理学学术会议。

 

(大会场地细节图)

 

这是一场怎样规模的大会?

 

看点1:一场国际学术盛宴

大师云集,专家汇聚

 

  • 这里有很多国际学术重量级大师

Jerome S. Blackman, M.D.是美国精神分析师协会主席、《101种心理防御》的作者;Oliver Turnbull是国际顶级的神经心理学家,他也是英国班戈大学的神经心理学教授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剑桥大学博士;Jeffrey K. Zeig是进化心理学大会的创办人,这个大会曾被认为是心理治疗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

——他们将带来国际最前沿的学术研究。

 

  • 汇聚国内诸多高校研究学者临床工作者

赵旭东、吴和鸣、方新、孟馥、张海音、杨凤池、李子勋、赵然、樊富珉、徐凯文……他们是国内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是国内一线的治疗专家,将带来临床几十年的治疗经验分享。

 

  • 心理学科普作者

武志红、李松蔚、张怡筠、山下英子……

——他们是科普工作者,为心理学的普及奋战在一线。

 

  • 来自台湾的心理学学者

王浩威、刘兆明、夏林清、黃素菲、柯慧貞、王思峰、陳學志、田秀蘭、李志鴻、蔡宇哲……

——他们带来了他们的临床、学术研究成果,与大陆学者们交流分享。

 

 

(大会场地细节图)

 

 

看点2:心理学应用的全方位呈现

“心理学的一万种可能性”

 

  • 这里,展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

脑神经科学与神经病理学;精神分析的评估与观察;临床工作者的启示;见证医学整合的历程……

——这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学术盛会。

 

  • 这里,呈现众多流派的临床治疗成果

国际、中国主流心理治疗流派均在大会呈现: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正念、催眠、内观、焦点解决疗法、后现代心理学……

——亲眼见证,海内外大师的治疗功力。

 

  • 这里,看见心理学最大的可能性

也许你还不知道,心理学的应用已经如此广泛。

应用在职场,它是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健康、提升企业的领导力……

面向老年人,它是老年人群体心理研究……

面向儿童,它是创造力、儿童发展、幼儿托育与儿童养育……

面向治疗,是心理治疗与医学的整合……

面向艺术,是心理学视角的电影解析……

面向普通大众,它是“断舍离”、是心理学普及……

面向高新技术,它是临床与生理心理学,是与高科技产业的整合……

但是在这里,你将一一见证。

 

主题:应用心理学的整合之路

宗旨:以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与行业的界限

         促进对话与合作,实现跨学科与跨行业的整合

 

时间:2018年11月2日至4日

地点:上海五角场凯悦酒店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糖心理 | 心跃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第三届应用心理学大会·全国最高规格学术会议

 

“以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与行业的界限”

“促进对话与合作,实现跨学科与跨行业的整合”

 

11月2日

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主题报告+会中工作坊+专题报告

  演讲主题 演讲者

 

11月2日

上午

 

全球应用心理学发展: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Jeffrey K. Zeig
导师介绍:米尔顿·H·埃里克森基金会的创始人及主席;进化心理学大会的创办人,这个大会曾被认为是心理治疗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
神经科学发展对心理治疗产生的启示 oliver turnbull
导师介绍: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英国班戈大学的神经心理学教授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剑桥大学博士
一个人的家族治疗:家庭治疗理论与家庭动力在个别心理咨商的运用 王浩威
导师介绍: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赵旭东
导师介绍: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精神医学、哲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临床工作者:从咨询室内到咨询室外 杰瑞姆·布莱克曼

导师介绍:美国精神分析师协会主席、《101种心理防御》的作者。

论说话-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话语分析 吴和鸣
导师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创伤代际传递,实验传记

11月2日

下午

亲密关系中分离、诱惑、惩罚的潜意识情境 武志红、许燕、李松蔚、彭凯平

导师介绍:

武志红:著名心理学家

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学者

彭凯平:清华大学学者

李松蔚:清华大学学者

当代社会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 张怡筠、王群、周晓虹

导师介绍:

王群:上海心理学会

周晓虹:浙江大学

张怡筠:情商教育专家

静观自我关怀 海蓝
导师介绍:幸福力导师
催眠及催眠中的隐喻故事 方新
摘要:1 广义催眠 2 简介艾利克森催眠的理解 3 艾利克森催眠的基本理念 4 艾利克森催眠隐喻故事之构建 5 针对不同诊断的催眠隐喻故事之构建

导师介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副主任心理治疗师

“幽默心理学”——以幽默提升正向心理资本 陈学志

摘要:1. 幽默的定義;2. 幽默對個人及團體的助益;3. 幽默的類別與形式;4. 幽默的運作機制;5. 幽默感的測量;6. 區分良善與惡意的幽默;7. 創造幽默常見的技巧;8. 培養個人幽默感的策略;9. 笑的練習;10. 以幽默因應個人的心理壓力;11. 以幽默化解人際間的困境

导师介绍: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修复式正义:心理咨询应用于冲突调解 陈祥美、柴汉熙

摘要:冲突事件(学生同侪、师生、人际等冲突)一直在各种人际间发生,过往辅导模式惯常以加害人、被害人单一方工作模式作为辅导改善或处遇方法,间接隔离加、被害人的既存关系,作为因应。某些冲突看似获得形式上的缓解,但对于加、被害双方的情感化解却使不上力,尤有甚者,更恶化为欺凌议题或法律诉讼。修复式正义(Restorative Justice)的实践将对欺凌与冲突事件的处遇提供被害者-加害者调解模式(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VOM),此为国际间推行于协助加害人与被害人间纷争干预的心理复原工作模式,现今已充分应用于司法、教育、医疗系统,并引进教育、法律、心理咨商、社工、精神医学等专业人员进行跨界合作,以有效满足助人专业的实务需求。辅导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可应用修复式正义的精神与实践模式,提升加害人与被害人修复工作的处遇能力与专业素养。

导师介绍:

陈祥美: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副教授

柴汉熙:中华修复促进协会理事长、训练师

精神分析视角评估父母的养育能力 杰瑞姆·布莱克曼
导师介绍:美国精神分析师协会主席、《101种心理防御》的作者。
如何帮助来访者与原生家庭和解:家庭代际传承 赵旭东、孟馥、刘亮

导师介绍:

赵旭东: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精神医学、哲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孟馥: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刘亮: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临床心理科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部联合培养博士。

梦工作在校园咨询实务工作中的应用 田秀兰

摘要:梦,是许多人的经验,而相关研究也显示梦工作能提昇个人自我觉察。Freud (1900)认为梦的解析是通往潜意识的皇家之道;Jung(1974)认为梦的解析能增加个人对自我各个部份的认识,并加以统整;完形学派也强调梦的解是能提昇个人自我觉察及自我接纳 (Perls, 1969),近年来一些梦的研究学者认为梦甚至对个人危机问题的处理是有效果的 (Cartwright & lamberg, 1992)。本项工作坊将讲授经验取向梦工作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享梦工作对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经验,同时让参与成员经验梦工作模式,分享梦工作的体验过程。

导师介绍:美国爱荷华大学咨商教育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优聘教授暨系主任,台北市咨询心理师公会理事长。

11月3日

会中工作坊+专题报告+口头报告

11月3日

上午

断舍离工作坊

山下英子、张海音

导师介绍:

 

山下英子:颠覆万人生活方式的整理术“断舍离”创始人

张海音: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上海精卫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

心理学整合技术的应用——感觉与言语分析,干扰理论,提问与催眠技术 李子勋
导师介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央视《心理访谈》曾驻专家;中国EAP管理中心高级EAP培训专家
正念工作坊 童慧琦
导师介绍:加州健康研究院正念学院创始院长;被誉为"中国国际正念推广第一人"
生理回馈与产业连结:临床与生理心理学与高科技产业之整合 林宜美

摘要:1. 生理回馈、神经回馈在临床疾患之应用,包括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忧郁症、焦虑症、饮食疾患、注意力不足过动与冲动疾患、癌症患者。

2. 分享生理回馈、神经回馈在校园、小区、员工之健康成年人心理卫生之应用。

3. 高科技之穿戴装置与产业连结:学术界与实务界如何共创双赢绩效。

4. 应用穿戴装置提升心跳变异与自主神经功能:在校园、小区健康大学生与成年人之应用。

导师介绍: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家庭医学科临床心理师、台湾生理与神经回馈学会理事长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黄扬名/赖诚斌/王大华/尹述飞/邓明宇

专题1:面對「老」的態度與心理健康

全球人口都在快速老化,老化對人以及社會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但過去比較著重在生理上的影響。本報告將從老對於心理面向的影響去作探討,從最基礎「面對老的態度」著手,了解不同年齡層的人們是怎麼看待老這件事情,以及對於老的準備。另外,針對高齡者的部分,進一步探討他們對於「老的態度」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导师黄扬明: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安人心智科學顧問

 

专题2:長者生命繪本在助人工作上的教學實踐

本文旨在透過長者生命繪本之教學實踐,整理出老人心理健康服務與助人工作增能雙重交織的可能路徑。本研究視教學為一種社會實踐行動,以生命繪本為載具,承接長者之生命經驗與情感,透過照片與繪畫之具象敘事,達致生命意義貫通與轉化,促進晚年心理健康。助人工作學習者(學生)為敘事協同者,透過協助長者生命敘說與繪本製作,驅動回觀自我,多層次反思之能耐,照見家庭關係之多重差異結構與代間差異,發展涵容社會差異性之素養,堅實日後老人服務品質。文後提出教學反思以及相關建議,以供相關專業參考。

导师賴誠斌:諮商心理师、輔仁大学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专题3: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社区模式——北京市心灵家园项目

失独人群是病理性哀伤的高危人群,数量不多的量化研究揭示该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该人群的数量逐年增长,预计未来20年可达峰值。北京市自2013年开始,在社区基层建立“心灵家园”,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本课题组于2016年开始接受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委托参与心灵家园的建设工作。先期,我们通过访谈来自17个街道的基层工作人员(44位)和失独父母(38位),了解到心灵家园作为社区支持平台的重要性和功能,也了解到不同社区的心灵家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明显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的服务内容。近期,通过走访和参与两个区4个街道的心灵家园的活动,考察心灵家园提升服务的途径。提出两个可行的改善内容: 1)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对该人群心理的认知和助人技巧;2)心灵家园的常规活动可以适当融合心理学专业设计。

导师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专题4:生死教育在老人工作者之專業增能-以生死體驗活動為例

在老人工作中,針對服務輸送者的死亡教育有越來越專業化要求的趨勢,卻常以觀念性的認知教育為主。本研究是以本校所發展出來的生死體驗活動為基礎,透過體驗教育的模式讓參與者模擬面對死亡的反應,來思考個人面對死亡態度、家人關係、生命價值、行動選擇等議題,透過體驗而產生的經驗,進行個人性反映與團體的反饋,往往可以產生更真實和深刻的生命反思。本研究的對象是老人服務的助人工作者,包括老人社工、照顧服務員和老人志工。處理老人面對死亡的議題往往是他們必須面對卻又較不擅長的,透過這些老人工作者自身的生死體驗反映,增進他們面對老人生死議題的掌握,本研究透過老人工作者的焦點團體,提出以生死體驗作為老人生死教育的新模式,並認為對老人工作者這種模式具有專業增能的效果。

导师鄧明宇: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生輔導中心主任、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台灣諮商心理師

 

 

专题5:中国城镇老年人社交网络和认知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前人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认知下降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库(CLHLS)的公开数据(1998-2014年),通过建立考克斯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家庭关系网络(包括婚姻状态、兄弟姊妹、子女状态和居住状态)对中国城镇老年人认知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纳入分析总人数为3830人(年龄, 89.3±7.2),MMSE分数低于18分为认知损伤评定标准,控制变量包括:居住地、职业、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参与日常活动、体育锻炼和MMSE基线分数。结果发现:总体来看,(1)较好的社会关系与较低的认知损伤发生率相联系;(2)婚姻状态和兄弟姊妹的状态对认知损伤发生率有显著影响;(3)子女与居住状态对认知损伤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导师尹述飞: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讲师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 杨凤池

摘要:分析体验式咨询技术是一种整合式临床心理学实操模式,就是通过良好的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聚焦突出问题加以分析、阐释和修通,通过整合各种心理学技术使来访者在短期内产生矫正性情感体验,获得心理成长。本工作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心理咨询?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室内的三种状态;3、心理咨询师如何解决来访者“知”的问题?4、心理咨询师如何解决来访者“行”的问题?5、心理咨询师如何适时恰当地结束咨询。

导师介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心理学家之一;央视《心理访谈》常驻专家

SFBT如何应对困难案例 赵然

摘要:0,与来访者构建共同理解的基础,;1,侵入预设立场+创造意义的历程;2,如何使用量尺问预设性问句,;3,如何与没有进步的来访者一起工作;4,来访者的情况变得更糟了时,如何一起工作;5,SFBT咨询如何结束;6,SFBT的合约如何达成,;7,SFBT的重构如何使用。

导师介绍:中央财经大学企业与社会心理应用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内视观想 石井光、中野节子、李晓茹

导师介绍:

石井光:日本学者

中野节子:日本学者

李晓茹:复旦大学心理系副主任

偽知识滿天飛,是心理學的原罪?——谈心理学的普及与推广 蔡宇哲

 

摘要:心理學專業知識蓬勃成長,但卻依然不被大眾重視與理解;嚮往從事心理學基礎研究的學生越來越少、越來越多學生與家長都在問畢業可以幹嘛。這些問題從大到小,是近十年來一直沒有解決,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心理學知識的普及與推廣不能只依賴專家學者,更好的方式是透過教學引導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進行心理學推廣的工作,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對心理學知識上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強烈的熱情,同時也讓更多人得以接觸到正確的心理學資訊。

講者將透過下列大綱來說明這個心理學知識普及方案。

1.偽科學與假知識滿天飛,是心理學的原罪?;2.人人都愛心理學;3.心理學者走出象牙塔之必要;3.一魚兩吃的教學實踐:教學生進行心理學推廣;4.方案模式簡介:4-1心理學文章、書籍撰寫,4-2讓學生教導學生。

导师介绍: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11月3日

下午

“神经科学+神经病理”方向 oliver turnbull
导师介绍: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英国班戈大学的神经心理学教授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剑桥大学博士
SGS结构式团体督导:一种适合于新手咨询师专业成长的督导方式 樊富珉

摘要:团体督导是指由一位或以上的督导师对多个被督导者,运用团体动力的原理进行督导,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团体督导的形式有多种,其中SGS(Structured Group Supervision)结构式团体督导具有时间限定,任务明确,步骤清晰,实施方便等特点,对于新手咨询师在专业工作开始初期接受督导更有益,受督者能从团体成员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信息和反馈,有助于受督者在专业发展的路上更有信心。对于初学督导者而言,这种方法也更容易掌握。本工作坊将介绍结构式团体督导的过程与步骤,讲解应用案例,并带领现场的参与者体验和演练。

导师介绍: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科协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

网路成瘾的案例评估、成因分析及高效的干预法 柯慧贞

摘要:網路成癮的成因、干預及成效:科技、臨床與社會人格心理學的整合

首先,本工作坊將以案例分析網路成癮的症狀與成因歷程,以提升網路成癮之辨識與概念化;其次,介紹研究團隊在網路成癮的社會人格心理系列研究,解析網路成癮由入門、沉迷到不該愛卻迷戀的三階段的心理社會成因;最後,將介紹本團體研發的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的六次團體干預方案的設計、理念、內容及實施成效。

一、網路遊戲成癮與手機成癮的案例分析與成因解析。

二、網路成癮的社會人格心理系列實徵研究。

三、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之干預方案與成效評估。

导师介绍: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網路成癮防治中心主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失眠与睡眠管理——调整你的睡眠方式、获取正确睡眠认知

蔡宇哲、蔡佳璇

摘要:睡眠管理:理論與臨床實務的整合應用

現代人常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且抱怨睡眠困擾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於改善睡眠的方法有迫切需求。一般大眾對於睡眠的知識依然貧乏,在正常教育中幾乎未談及何謂正常的睡眠,以及正確的睡眠衛生習慣,也因此會容易有錯誤的睡眠認知與因應行為。

本工作坊希望能夠透過淺顯易懂的解說,使學習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正確的睡眠知識,並利用所教導的方法檢視自己的睡眠,將好的睡眠習慣維持、不好的將之調整習慣,以使日後能有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

主要內容大綱:1.瞭解睡眠的重要性;2.優質睡眠的條件;2-1 生理時鐘;2-2 睡眠債務;2-3 白日睏睡;2-4 睡眠品質;3.常見睡眠困擾;4.訂定良好的睡眠管理策略

导师介绍:

蔡宇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秘書長

职场健康心理学:职场常见问题与心理健康 洪瑞斌

 

摘要:本工作坊首先介绍职场健康心理学之基本概念,然后再进入职场健康心理学的二个重要议题,即工作压力(work stress)及职业倦怠(job burnout),前者是普遍而常见的问题,后者是造成困扰与影响较大的问题。后续包括介绍二者概念及症状、理论观点、心理测评、以及介入方法。并提供一些体验练习活动。

导师介绍:中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系教授/硕导、咨商心理师、台北市立联合医院EAP督导、新北市就业服务处就服员督导

创造力研究 吴国宏
导师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权威专家,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个人发展规划:生涯辅导与学业辅导的整合机制 王思峰、申宇辰、吴晓英

摘要:个人发展规划:生涯辅导与学业辅导的整合机制

高中教育改革与大学考招制度变革是两岸共同的背景,在此背景下,高中生涯辅导愈来愈重要。这段「教育改革--生涯辅导」的历史,台湾虽比大陆更早走过,但美国又比台湾發展得更早。个人发展规划(IDP)即是美国走过这段教育改革而发展出、作为整合生涯辅导与学业辅导之重要机制与工具,也是全方位辅导体系的新兴重要环节。本工作坊将先从时代背景与历史谈起,剖析三地之时代与政策,比较其异同,而后讨论IDP在不同社会文化脉络下的一些变形,以及这些变形与原始政策目的间的可能落差。接者,三位不同背景之工作坊带领人(台湾教授、在台攻读博士陆生、大陆高中辅导主任)将介绍美国华盛顿州的IDP之结构、精神与作法,然后,讨论将IDP转化应用于台湾与大陆的一些可能方式,并期望现场来宾能一起激荡与讨论。

导师介绍:辅仁大学学者/辅仁大学学者/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高级教师与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者

心理咨询师如何运用心理测评及评价发展中心技术来提升企业主管的领导力 陈子良

摘要:心理咨询师如何运用心理测评及评价发展中心技术来提升企业主管的领导力  心理咨询专业者所受过的教育及培训,对于人的特质及能力往往有较深入的理解。

如能借助有效的工具,方法及技术,可以很容易的来诊断企业管理者的优缺点,进而提供改善及发展的建议。

然而心理测评工具必须经过各种评估指标的检验,才能让实务工作者使用,以达到人才发展及领导力发展的效益。此外,评价中心及发展中心的技术,更是一个可以快速提升个人领导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此讲座中, 将说明心理咨询师如何可以学习这些方法,建立个人职业生涯的优势。

导师介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博士|美国工业/组织心理学协会(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IOP)会员|美国 CF East-West Consulting, Inc. 首席顾问|上海谊威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美国LIFO®系统大中华区发展总监|台湾人才评鉴与发展学会共同发起人

幼儿托育与儿童家庭养育专题 童连、陈斌斌、王燕

导师介绍:

童连: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斌斌:复旦大学心理系

王燕:复旦大学心理系

11月4日

会中工作坊+专题报告+口头报告

11月4日

上午

青少年十年探索期:从3个重要节点进行3项生涯介入研究 王思峰

摘要:青少年生涯探索期大约由14岁到24岁,我们在这十年探索期的三个重要节点,分别进行了三项生涯介入研究:(1) 初级中学三年级毕业(15岁):青少年迢迢认同路-叙说认同介入方案的准实验评估 (林兰美、王思峯);(2) 高中一年级(16 岁):高中生涯教育方案前后的生涯力与生涯认同状态~有效性之边界条件分析(顾雪英、王思峯、温亚);(3) 大学四年级(22岁):ROPES应用于实习入职训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压力与正向视框的重要性(申宇辰、蔡秦伦、王思峯等人)。本演讲除将介绍个别研究外,也试图以纵贯性地剖析十年探索期的共同主题与其前后关连,而后连结到中学与大学的生涯辅导意涵。

导师介绍:辅仁大学心理系教授、台湾生涯发展与咨询学会理事长

站在精神分析的基石上,如何运用移情与反移情解析电影《七宗罪》? Alf Gerlach
导师介绍:医学博士,社会学家;德国精神分析协会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员,德国萨布鲁克市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师;2001~2003年担任德国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和深度心理学学会主席;IPA中国工作组成员。中德心理学院主席。在临床精神分析和文化精神分析领域著有著作。
从叙事治疗到叙事医学——叙事治疗及其在医学应用 黄素菲

摘要:

1.  敘事治療的知識論基礎、世界觀 The Narrative Knowledge base and Worldview

2.  敘事治療的理論架構 The Narr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  敘事治療的技術 The Narrative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4.  敘事治療在醫學的應用 Applying narrative therapy to narrative medicine

醫院作為一種社會論述的場域,對這一社會論述的反思,重建醫病關係。 權力觀的翻轉

從「病」為重心,移轉到「人」為重心,將更多主導權交還給病人。 關係觀的翻轉

從結構主義觀點的「病理診斷」移轉到後結構主義觀點的「健康療癒」 病理觀的翻轉

导师介绍:諮商心理師、諮商督導、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教授

员工协助方案:组织与咨询心理学的整合 李志鸿

摘要:EAP是一個績效管理的方案,聚焦於:績效的觀察、診斷與改善;間接效能障礙的排除、後顧之憂的協助;提供多元的資源、諮詢或教育的支持。EAP是一個服務輸送的迴路,聚焦於:評估、協助和轉介、追蹤;服務輸送的架構;與其他職場服務的整合。EAP是一個雙重客戶的專業,聚焦於:工業社工的模型;雙重關係並敏銳於倫理衝突與平衡。EAP適切發展要注重:效益模式下的「方案」;企業觀點下的「員工」;互利視框下的「協助」;要聚焦八個核心任務與技術。EAP是最佳實務要定位:企業觀點—人力資源取向的應用模型;全人視框—兼顧人類服務與企業營運;效益邏輯—內置系統並導入外部資源。EAP是一種人類服務的專業:基於標準的職前教育;精熟的核心技術;證書/執照;持續的專業發展;加入專業協會;遵守專業倫

导师介绍: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職場健康管理諮詢中心主任  台灣員工協助專業協會理事長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李晓茹、戴耀红、钟向阳
导师介绍:复旦大学学者
心理学的中国世纪会到来吗? 徐凯文
导师介绍: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北京和睦家医院(UFH);执业精神科医师
企业EAP方向 史占彪
 
身心复元的路径——用“身心复元”一词替代心理治疗一词的思索及研发路径 夏林清

摘要:本工作坊将以短讲、参与者身心经验的回观梳理及反映对谈来贯穿3小时的工作坊,工作坊主持人夏林清将以短讲报告自己何以开始在日常实务工作中,用“身心复元”一词来尽可能地替代了心理治疗一词的思索及研发路径。工作坊将分成两大段落,第一大段落以返身回观每人身上所带着的中西(东西)治疗经验为主要对话焦点;第二段则以如何实验性地研发我们文化中仍存有的身心复元的智能/技艺/方法为探讨方向,以刺激参与者思索,在自己的工作位置中是否可能启动各种小实验。

导师介绍: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教授

11月4日

下午

应用心理学的整合之路 刘兆明、孙时进

摘要:本報告將以研究循環的概念與行動認識之方法論為基礎,就對話與學術社群之發展等途徑,探討應用心理學各領域整合的方向與可能。

导师介绍:

刘兆明: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孙时进:中国心理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博士,教授

循证医学是医疗领域的唯一出路吗? 樊代明

导师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2013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

精神分析与电影的诠释 Alf Gerlach
导师介绍:医学博士,社会学家;德国精神分析协会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员,德国萨布鲁克市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师;2001~2003年担任德国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和深度心理学学会主席;IPA中国工作组成员。中德心理学院主席。在临床精神分析和文化精神分析领域著有著作。
注:大会提纲为初稿,演讲主题及具体日期可能根据演讲者要求进一步调整。

 

 

【时间与食宿】

时间:2018年11月2日至4日

地点:上海五角场凯悦酒店会议中心

对于很多从外地赶来,见证这场盛会的小伙伴:

餐饮:主办方提供三日午餐就餐券,参会者可前往附近指定餐厅就餐

住宿:主办方推荐会场协议酒店,参会者可自行预定,付费和入住

 

 

 

【年会征稿】

会议接收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以及未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原创性论文摘要。

 

【投稿要求】

1.提交时间:参加学术会议的代表需在2018年7月31日前提交参会回执和论文摘要电子文稿。

2.提交要求:论文摘要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

具体写作格式要求如下:

(1)论文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中文用宋体5号字,不少于500字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5号字,不少于500词不超过800词。单倍行距。

(2)论文摘要内容要求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通讯地址(含单位全称、院系部门、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摘要全文(其中,关键词3至6个,之间用逗号分开)。

3.提交方式:请发送至2018大会专用电子邮箱iccap2018_paper@163.com,并标明“姓名+参加会议论文摘要”或“姓名+参加会议回执”等字样。

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华人应用心理学大会ICCAP2018(微信号:txl-iccap)、登录http://iccap2018.tangxinli.com,查询论文摘要接受情况和会议日程安排。

4.参会正式通知:会务组将在9月中下旬寄发会议正式通知。

观看直播